美国301调查拟议行动对中国航运和造船行业影响研讨会 成功举办
4月15日,航运经纪人俱乐部于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航运服务中心成功举办了关于美国301调查拟议行动(以下简称“拟议行动”)对中国航运与造船行业影响的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航运及造船领域的共计55位专业人士参与,接近会议室的最大容纳人数,充分体现了业界对会议主题的高度关注。
航运经纪人俱乐部联合创始人、理事长刘巽良先生主持了本次会议。会议海报以风云变幻的设计风格,生动反映了当前全球政治与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在开场致辞中,刘巽良先生简要回顾了俱乐部的发展历程,并详细阐述了14年前新造船经纪人如何创立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CNPI)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义。谈到当下的形势,刘巽良介绍了最新的集装箱出口航班情况,作为整场研讨会的铺垫。
演讲嘉宾(从左至右)
《劳氏日报》亚洲主编沈慈晨
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琦
拍船网(新加坡)航运交易公司韩宁女士
第一位演讲嘉宾是《劳氏日报》亚洲主编沈慈晨。沈先生从新闻媒体的视角对“拟议行动”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梳理,并且归纳总结了业界对拟议行动的看法。从2024年3月钢铁工人联合会请愿,4月启动301条款,一直到2025年3月2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举行了首次听证会,遭到业界的强烈反对,追加第二天听证;后续的时间节点是4月8日USTR表示计划继续推进,但将进行修改;4月9日川普签署造船行政令,但未提及港口费用;4月17日将正式公布修订后的港口费用方案;5月中旬USTR将召开实施听证会;预计今年11月将开始征收港口费用。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事实是,美国港口费或将“重创”加勒比地区。根据沈慈晨介绍,“由于靠港频率高、船舶运力低,以及大量使用中国制造船舶,佛罗里达服务加勒比的航运公司将难以承受港口费计划。加勒比各岛将被迫寻找替代货源,增加从中国的进口;美国出口商可能被有效排除在市场之外。尽管美国港口费计划仍处于草案阶段,加勒比企业已开始通过提前备货和寻找非美供应商来积极应对。”
至于业界对美国新港口费的反馈,沈慈晨作了归纳:
- 地中海航运(MSC)首席执行官索伦·托夫(Soren Toft)表示:“我们将不得不考虑转向其他更具吸引力的航线。我们会将运力重新部署至对我们而言最有意义的市场,因为这正是我们网络运作的本质,鉴于我们的规模和覆盖范围。”
- 美国石油协会(API),即美国能源行业的主要游说组织表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出的港口费计划可能“削弱特朗普总统的‘能源主导’战略”,因为这将“让原油、液化天然气和成品油的出口更加困难”,同时也将“阻碍美国进口原油的能力”。
- 美国大豆协会指出:“美国并不具备足够的本土船旗运力来应对USTR提案中所设定的出口要求。”“我们极为担忧,如果该提案生效,美国大豆将被有效排除在全球出口市场之外。”
- 总部位于佛罗里达的 Seaboard Marine 是美国最大的外籍船旗集装箱航运公司,服务加勒比、中美洲与南美市场。该公司表示,拟议中的规则“将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不仅会使像 Seaboard Marine 这样的美国拥有航运公司倒闭,同时还会将更多业务拱手让给大型的外国航运企业。”
- 总部位于弗吉尼亚的 Atlantic Container Line,在跨大西洋航线上运营,表示该计划“将迫使我们终止在美国的服务,关闭美国办公室,裁撤美国员工,并将船舶重新部署到其他航线。”
- 干散货物流公司 Carver Companies 拥有500多名员工,表示:“这一额外的财务负担很可能迫使我们破产倒闭,从而导致我们服务地区出现严重的就业岗位流失和经济动荡。”
- 位于佐治亚州萨凡纳的 Peeples Industries,经营一家民营干散货码头,表示:“该项提案将使我们的公司直接倒闭。”
这个“拟议行动”来势汹汹,但最后也会做出某种妥协。沈慈晨分析了USTR释放的信号:港口费势在必行,但计划将作出调整。
• 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在向参议员作证时表示,港口费计划中的部分草案内容将不会被采纳,如果船舶同时符合多个收费类别,相关费用将不会“叠加”征收。
• 最终规则中将为美国大宗商品出口商提供一定保护措施。
• 延迟实施时间表,并根据运输载重能力设定费用
• 决定将在4月17日或之前公布。随后将进入实施阶段,5月中旬将举行关于实施的听证会。费用将于决定发布后的180天内开始征收,即最迟在11月中旬启动。
• 乐观情绪上升,因为特朗普最新的行政令里并没有出现之前草案中出现的有关港口费的细节。
这种乐观情绪其实在业界一直存在。首先,实施细则的制定并非易事;即使制定出来,实施效率和成本也可能导致这个政策最后烂尾。第二,船舶的全球移动性,让船东有底气说走就走。至于加勒比地区的近海船,也可以通过租船市场或二手船是市场置换为非中国制造船舶。最后,航运业长期以来一直面临各种政策压力,对此已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三月份的CNPI市场报告引述了一家会员报价经纪公司的评论:“事实上过去20年来各种规范升级,节能减排要求层出不穷,船舶建造、运营成本的增加早已数倍于这种美国附加费要求,退一步看,过个运河也要几十万美元费用,况且美国市场在散货领域全球占比是个位数,因此大家稍安勿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完全不用担心。”
第二位发言的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琦律师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周律师认为,川普公开宣称的终极目标——制造业回归美国、消灭美国的贸易逆差,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些都是幌子。作为一个商人,把供应商的价格压到最低是天性。他会尽可能压榨供应商,而且压得很疼,但他不会消灭供应商。川普的终极目标就是兑现他竞选时的减税承诺。那么财政收入的亏空需要新的收入来填补,那就是关税。尽可能多地收取费用或关税就是特朗普的终极目标,而可能的结果是:收费及关税费率降低,适用范围扩大。
由于现在政策尚未落地,法律意见无法有针对性地提出来。关于现有造船合同履行的影响,周律师提到了《反外国制裁法》,也即:美国301调查及其拟议行动若被认定为歧视性限制措施,则其后果是外国法院判决与境外仲裁裁决在中国境内将无法得到承认与执行。国务院拥有对歧视性限制措施的最终认定权,而行业协会在此过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来自拍船网(新加坡)航运交易公司的韩宁女士针对“拟议行动”对航运市场的影响,进行了专业、细致的分船型、分货种分析,涵盖了干散货船、气体船、油轮、集装箱船四个主流船型及其相关的海运市场,并且对二手船买卖和新造船市场做了专门的阐述。
韩宁认为,供应链的重组正在悄然发生,新的制造与贸易中心正应运而生。随着供应链的重新调整,新的贸易中心和制造业基地将逐步形成,近洋航运的需求的增长更明显。未来的航运市场将不再是传统航运巨头一统天下的格局,而是一个多元化、灵活应变的全球网络。世界各国不得不从国家安全考虑考虑,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包括投资集运、散运、油运、造船、修船。新的投资人即将崛起,新的玩家已逐渐涌现。拍船网(新加坡)航运交易公司将在此过程中为国内客户走出国门勘察探路,也为想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客户穿针引线。